熟能详。更别说这次穿越还融合了这副躯体原主人的一些记忆和穿越后得到的各类朝野消息。
提到李自成就不能不讲高杰,这位昔日李自成的铁哥们儿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当然是因为一个女人,朱由崧要铲除高杰,一路追杀到泗州,而事先他得知泗州是高杰的老婆邢氏坐镇,因此朱由崧不难猜出眼前这名英武不凡的女将姓字名谁了。
想想他们令人嗟叹的往事,朱由崧不禁打量了这员女将两眼,果然是生得貌美如花,令男人荷尔蒙泛滥,但再漂亮迷人,朱由崧对这类女人也不感兴趣,毕竟是败柳残花,人尽可夫,再灿烂也令人心存芥蒂。
因此朱由崧顶多瞄了她几眼,冷冷道:“你就是邢氏”
“正是奴家,昏君要赶尽杀绝吗,如此无情无义之辈还配为人君吗,看剑”邢氏娇喝着,舞动双剑斩向朱由崧。
朱由崧闪过她的剑锋,也是有意拿她寻开心,哈哈大笑道:“寡人是没有什么情义,哪像夫人和高郎呀,女不贤男不忠的走到了一起,也不容易,实在是有情有义天之合呀”
邢氏被羞臊得脸像大红布一样,恼羞成怒了,一剑紧似一剑,一剑快似一剑,狠不得把朱由崧大卸八块。
朱由崧跟她嘻嘻哈哈了两句之后,见这个女人虽然形骸放浪,但武艺还真不俗,双剑舞动如飞,令人眼花缭乱,朱由崧还真不敢轻视她,甚至朱由崧有个想法,若非她劣迹斑斑,还真有收她的私心。
算了,应该让她有个归宿了。
想到这里,朱由崧的剑不再遮遮架架,唰唰唰展开了攻势,这下邢氏吃不消了,别看朱由崧是一剑对双剑,二人手中宝剑的含金量可不同,朱由崧的大宝剑剑长三尺三寸,算上剑柄三尺五寸还多,而相比之下邢氏的双剑均是二尺来长,属于袖珍剑,只长度和重量上就压着邢氏一头。
但武艺向来不以兵器和力量定短长,战场搏杀更多的是讲技法,男人大多讲究的是勇武悍猛,兵器是一寸长一寸强,以力降十会,而女人讲的是柔巧绵软,兵器一寸小一巧,四两拨千斤。
不过把猛力与技法完美结合,无疑可以纵横杀场了,朱由崧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他的大宝剑展开攻势,邢氏的两把小宝剑顿时成了绵羊。
邢氏当然也没想到,她的皇帝陛下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功夫高手,一柄大宝剑使得神出鬼没,与她前当家的李自成相比也丝毫不逊色,这个女人有自知之明,一看决不是对手,拨马便败。
朱由崧本来要杀高杰,被这个女人插了一杠,再找高杰没了,不过邢氏和高杰一样,都是高杰集团的关键人物,当然也不能放过。因此,朱由崧纵马就追。
邢氏回头看朱由崧追着自己不放,把双剑还匣,一探手又把弓箭取出来了,狼牙箭认扣添弦,冷不丁来了个回头望月,对着朱由崧“啪”就是一箭。
朱由崧知道她善骑射,刚才已经领教了,因此在追的过程中加着几分警觉,见邢氏猛然回头,朱由崧就知道她要干什么了,要躲箭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朱由崧玩了一招绝活儿,看到一点寒光到了,一偏头让过箭矢的同时,出手如电把这支狼牙箭的箭杆纂在手中。
两军战军将躲箭挡箭不足为奇,但要把对方射来的箭抓在手中,就要些本事了,须要手眼并用,足够速度才有可能。
因此邢氏一看,自己这一箭没射中,反而被朱由崧接在手中,粉嘟嘟的小嘴惊成了o形。
朱由崧把箭甩到了空中,眨眼间便亿追到了她的马后,慌得邢氏赶紧收弓取剑打算再战朱由崧,但弓刚插好,双剑尚未出鞘就已经没有机会了,被朱由崧抓住了腰后的判甲丝绦,单臂微微用力,像提小鸡一样把邢氏从马上提起来了。
邢氏身子失去平衡支撑,武艺再高也没招了,朱由崧让她脸朝下,把她横在战马的铁骨梁上,左手提缰轻按其腰,邢氏四脚向下趴在马背上,完全失去了反抗能力,就这样被朱由崧走马活擒。
朱由崧一拨马又回来了,这时他的御营亲卫们才稀稀落落地赶上来,朱由崧也不讲究怜香惜了,把邢氏往地上一扔,轻喝一声,“绑”
一身甲衣被从那么高的马背上扔下,邢氏差点被摔个月经不调,还没挣扎起来,御营亲卫用刀剑把她逼住,过来几个打落头盔,拧胳膊把她捆了个结结实实。
那边山谷中二里多地的战场还在混战,朱由崧活捉了邢氏之后还得寻找高杰,只有消灭了他才能快速结束这场混战。
就在朱由崧的龙目四下搜寻高杰的时候,一支人马冲了过来,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祖海,身后的几员兵将押着一个人,浑身是血,祖海在马上施了个简易的抱拳礼,“陛下,高杰被微臣捉住了”
正文第105章兵进泗州城
邢氏的突然杀出,令穷途末路的高杰暂时得救了,利用邢氏和朱由崧交手的机会,有几名军将冲过来护住高杰,有人简单为他处理一下手上的伤,还有一个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高杰。
高杰跑出一箭之地,打算重整人马去助邢氏一臂之力,围攻朱由崧,扭转战局,但他发现自己暂时占上风的人马此时再次陷入溃乱状态,几里地的山谷中,山上山下,半山腰,到处都是朝廷兵马围攻泗州兵将的态势,他指挥不灵了。
原来朱由崧这一万多人马的突然杀入,泗州兵又成了腹背受敌之态势,山谷中的战场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此时一支队伍向高杰杀来,为首的一员大将阔口咧腮,面带凶狠,高杰识得,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祖海,几天前二人在仪真交过手,见到祖海高杰气就不打一处来,很快两支人马短兵相接,混战在一起。
祖海冲杀了一阵发现自己的陛下不见了,担心朱由崧的安全,这才带着一支人马四处冲杀,主是为了寻找圣驾,不想在此遇到了高杰,因此两个人一伸手都是急茬。
祖海挥刀砍翻了几名泗州兵后就跟高杰杀到一处,要论勇武,祖海本不是翻山鹞的对手,但高杰现在一只手受伤了,情况就反过来了。因高杰受的还不是一般的伤,五个手指头被朱由崧一剑削去两个半,说白了这只手成了残废,他现在只剩下一只手了,他应手的兵器马槊是抡不了了,只能用单刀跟祖海交战,武力就减少了一半。
因此几合之后,祖海大叫一声,将高杰砍于马下,没等高杰再爬起来,祖海身后的几个亲卫冲上来把他逼住,高杰这才成了祖海的俘虏。
祖海押着高杰继续寻找朱由崧,峰回路转,这边朱由崧刚把邢氏给活擒了,祖海就赶到了。
高杰和邢氏一看这算彻底完蛋了,像霜打的茄子,二人的脑袋都低下了,特别是高杰明白了,无论自己兵再多将再广地盘再大实力再强,跟皇权相比都微乎其微的,他现在后悔,后悔自己的混蛋之举,要知道是这样一个结局,说什么也不会走这条路。
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这一辈子就是一盘不能回棋的棋局,落子定格。
因此高杰和邢氏跪在朱由崧面前,痛哭流涕,愿意痛改前非,恳请陛下高抬贵手,留他们两条狗命,好继续效忠陛下,戴罪立功。
“朕一定会杀了你们,但不是现在。”
朱由崧一笑只说了这一句话,二人心里彻底凉快了,不过朱由崧又表示,决不会诛连他们的家小,徐泗十几万军将谁都有机会投降归顺,唯独有几个人没有机会了,朱由崧早就为他们开列了一份黑名单,高杰和邢氏都在黑名单中,且位列前茅。
朱由崧生擒了高杰和邢氏,心中高兴,这次武力削藩又成功了,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果然,高杰和邢氏被皇上生擒活拿的消息传出,泗州兵将人心顿散,纷纷弃械投降,毕竟谁的命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父母给的,都是拿咸盐一丝一毫日积月累换的。
朱由崧这一万多人马的突然杀入,也解了郑鸿逵的危,或者说救了他的命,陷入绝境的他认为今天折戟丧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当看到朱字大旗后,郑鸿逵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又增添了无尽的力量,带着身边越聚越多的军将与泗州兵又血战起来了,直到泗州总兵姜成等人弃械跪倒在他的面前。
傍晚时分,浑身是血伤痕累累的郑鸿逵押着泗州总兵姜成等一帮俘虏跪伏在朱由崧面前乞罪,“陛下,微臣无能,用兵失策,险些跑了逆贼,若非陛下神兵天降,臣等殉身事小,酿成祸患事大,臣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郑鸿逵在这里苦战力撑之事此时朱由崧已经知道了,对这员虎将的忠心事主非常满意,亲自下马把郑鸿逵拉起来语重心长道:“卿披肝沥胆,累伤血战,高贼伏法,功不可没,何罪之有卿之忠心可昭日月,诚为帝国军将之楷模,朕心甚慰,朕搬师还京之日,就是为卿加官晋爵之时,卿伤势如何”
几句话,郑鸿逵已经感激涕零了,身为大将战死沙场,死得其所,但如果今天就这么死了,高杰的人马踏着他的尸骨从这里过去了,毫无疑问他死得遗憾,因为没有完成朱由崧交给他的使命,没能陷断泗州兵的归路,关键时刻是陛下的圣师及时赶到,才转败为胜,说白了是陛下救了他的命
现在陛下没有半句责备,反而要为他加官晋爵,关心他的伤势,他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自己的陛下是天底下最圣明最仁德最懂体恤臣子的君王,纵使死上一万次都不足报圣恩之万一。
就这样战斗结束了,几里地的战场漫山遍野,视线之所及全是死伤枕藉的景像,夕阳下的尸体,鲜血,断刃,残旗无不在告诉世人这一仗更为惨烈,双方伤亡更为重大,前后有近七万人马在此激战了几个时辰,战场的惨烈和伤亡可想而知。
日暮时分,朱由崧给祖海留下一支人马清扫战场,掩埋尸体,他和郑鸿逵押着高杰和邢氏等俘虏,浩浩荡荡连夜开进了泗州城。
想到凤阳的战事,朱由崧不敢耽搁,因为黄得功仅带了三万人马在那里虚张声势,说白了黄得功就是个诱饵,朱由崧已经得报了,徐州的李成栋带着大队人马已经踏进了凤阳的地界,很快黄得功必然腹背受敌,虽然黄闯子打仗不要命,其部下也像他一样勇猛善战,但遇上以凶狠著称的李成栋,那就是辣椒蘸蒜汁,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凤阳还有近两万守军,与李东栋里应外合两面夹击,黄得功这块诱饵被吃掉的概率就很大。
因此朱由崧仅在泗州城休整兵马一天,当晚便开始分兵派将了。
让郑鸿逵留下,又给他留下一名御医,这是照顾他养伤,并给他五千精兵守住泗州,那些伤病号和泗州兵逾万名俘虏也全都给他留下看押;然后让祖海和姜成二将带兵五千开往徐州,此时李成栋到凤阳解围,徐州肯定空虚,因姜成新降,他本是高杰旧部,这是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但对他并不十分放心,因此朱由崧让祖海配合他前去诈城,这也是抄李成栋的后路。最后一路人马,是朱自己派给自己的,亲统大军两万押着高杰夫妇杀往凤阳。
翌日两路大军四更造饭,五更时便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泗州城
正文第106章李成栋出兵
明末风云人物中,有很多颇具争议的人物,有志决力屈的守城死士,也有唯利是图首鼠两端的贰臣,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就是臭名昭著而又大名鼎鼎,在大明和清廷之间肆举屠刀,双手沾满了大明军民的鲜血而又不失晚明忠义之士的李成栋。
对这位扬州十日的急先锋、嘉定三屠的第一刽子手,除灭两帝又反清归明的大将军,后世对他的评价是反复无常,极为复杂,比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有过而无不及。
李成栋本来跟高杰是一路人,出身为贼,后成为农民义军李闯王摩下猛将,初为高杰部属或叫死党,后随高杰背叛义军投降了明朝。再后来又降了清朝,再后来又降了明朝。
这位历史上善于华丽转身,翻脸比摊煎饼还快的徐州总兵此时正督师两万离开徐州开往凤阳。因两日前,他接到了兴平伯高杰的命令,黄得功突然发兵凤阳,命他率兵解围。
李成栋不敢怠慢,留下六千军卒让其弟李成良负责守城,让大将高进库率军三千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他带着参将李本深等统二万军马还拉来了三十六门重炮为后援浩浩荡荡开往凤阳。
高进库的先锋部队离凤阳二十里地时不敢往前走了,因为他立马坡处能看到黄得功的连营了,远处的凤阳城头上仍然飘扬着兴平伯的旗帜,高进库命三千人马先找有利的位置停下,一面派出斥侯打探黄得功部及城中的消息,一边等待后援人马。
第二天,李成栋的大队马开到,看到凤阳城安然无恙,李成栋心放下来了,总算没有来迟,与先锋营兵合一处,共两万四千人马离黄得功的
重生了【chongshengle.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末当帝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