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县令听闻闺女从庄子回来了,抓紧干完手里的活儿,赶回后衙。
春末的黄昏,阳光温暖,微风和煦,杨夫人母女三人坐在院子里树下包饺子,杨大伯坐在旁边削着根木头。
杨县令进门看到,院子里四人身上仿佛镀了一层金光,让他一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夫君回来了,快进来啊,站在门口傻笑什么?”
杨夫人一抬头,就看到自家夫君正看着他们傻笑,忍不住出声。
“爹,是不是不认识你可爱的闺女啦?”丽清丢下手里饺子皮,扑向杨县令。
“我最最可爱的小闺女,怎么可能不认识?”杨县令拍着闺女都脑袋,“嗯,长高了,黑了。”
“爹!那是结实好伐!”
“好,结实了。哈哈……”
杨县令爽朗的笑着,一边和小闺女斗嘴。
“我听衙役说你们带了一车木头回来,琼儿,是你又在琢磨什么吧?”走到大闺女身后,也拍了拍大闺女脑袋。
“嗯,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还不确定能否成功,春琼先不打算说太多,免得到时候大家失望。
“我去洗手帮忙包饺子。”
“马上包完了,你去帮柳儿烧火吧,那丫头在炒菜烧水。”杨夫人使唤杨县令。新买的丫头小厮,没有训练完暂时没让当差。
“嗯?刘婶呢?”杨县令蹙眉,柳儿那丫头烧菜太不稳定了,有时候味道不错,有时候让人一言难尽。
刘婶就是杨家的厨娘。
“脚崴了。”
“……我去厨房帮忙。”杨县令加快速度,直奔厨房。
“哈哈,爹都怕柳儿那时灵时不灵的厨艺了。”
春琼忍不住笑。
日头渐渐落下去,院子里慢慢变暗,春琼和妹妹把包好的饺子抬进屋,顺便叫大伯,“大伯,你在削啥呀?进屋削吧。”
“清清不是要跟林木学武吗?给她削把木剑。”
“哇,大伯,你最好了!”丽清兴奋的大叫。
“小声点,别打扰到邻居休息。”杨夫人提醒。
说曹操曹操到,门口传来声音,“什么事呀丽清丫头这么高兴?”
春琼回头一看,赵师爷的夫人正站在他们院子门口,眼神四处瞄,一脸八卦的样子,“……”春琼无语,这个地方太没有隐私了!
“没事,没事,丫头跟他大伯闹着玩呢!”杨夫人从屋里走出来,站在门口,“林姐姐来了,进来坐。”
“春琼丫头总算从庄子回来了。”赵夫人走近春琼打量她片刻,“可怜的孩子,在庄子上受苦了,看,都瘦了黑了。听伯母话,虽然你现在名声不好,但也不要一直躲庄子上,时间久了,会被人说是乡下丫头的,对你爹名声也不好。”
“……”春琼有点不想理她,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受苦了?
“伯母放心,侄女一向脸皮厚,并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小阳弟弟这次吃苦头了,没吓着吧?”
诛心吗,谁不会?
“没有没有,就是风寒了。”赵夫人讪笑,放下准备牵向春琼的手。
“林姐姐,进来坐。”杨夫人看了一眼自己一句亏不吃的闺女一眼,再次开口邀请赵夫人。
“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春琼丫头,不耽误你们用饭了。”说着转身离开。
杨夫人点点春琼的额头,拉着闺女进屋。
春琼叹气,师爷作为县令的左膀右臂,一般都是县令自己带的心腹,他爹这个光杆司令,任县令后,班底全是前任县令留下的。
坐在餐桌前,春琼问杨县令,“爹,赵师爷跟您关系怎么样呀?”
杨县令衙门的事,春琼以前从来不过问的。
春琼这个时候问赵师爷,杨县令当然明白闺女的意思,“赵师爷人不错,踏实肯干,也没啥大的野心。赵夫人,估计是不甘心吧。”
“不甘心?”
“赵氏家族不可像你爹出身泥腿子,人家当年辉煌时家族里可是出过好几个三品以上大员的,只是后来落寞了。赵夫人估计是不甘心夫君在我这样出身的人手下做事吧。”
所以才会时不时惹她娘不痛快。
“这种人家肯定底蕴还在,他们何必窝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
“不太清楚,我看他自己也不想离开,否则当初就跟前任县令大人走了。”
杨县令跟赵师爷也共事近十年了,开始以为他是前任县令周大人心腹,后来发现不是。这些年,他就只踏踏实实干着师爷的事,别的事不安排就不插手。
好吧,没有他心就行。至于赵夫人的小打小闹,就当娘亲无聊生活的调剂了。
“你这丫头,以前万事不管,现在怎么跟个小老头一样事事操心!”
杨县令拍着闺女的肩膀感慨,“果然经历了事情才会长大!”
“……”这是讽刺她以前呢还是嫌弃她现在呢?
春琼翻了个白眼,也不说话,狠狠塞一口饺子,谁包的饺子,这么大,一口塞不进去。
“哈哈……”杨县令被闺女的样子逗笑,“爹没有嫌弃你的意思,闺女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爹很开心。”
春琼又翻个白眼,继续跟嘴里的饺子较劲。
终于咽下去,春琼放下碗,用手捏捏两边腮帮子,“这个馅不好,肉太多了,脸都嚼疼了。”
“喝点汤,歇会儿再吃。”杨夫人盛一碗鸡汤放到春琼面前。
“谢谢娘。”春琼继续捏腮帮子。
“闺女,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呀?”杨县令继续缠着春琼。
春琼没理她爹,转向她娘,“娘,咱家现在有多少银子啊?”
杨夫人看了一眼夫君,回复,“现银有两千多两。”
这么少吗?春琼吃惊的看向她爹,不是都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她知道她爹是清官,但不是还有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吗?她爹真能不贪一丝一毫?
“爹俸禄不高。”杨县令咳嗽一声,“闺女,你要用银子吗?要用多少?”
这才两千两,她能用多少?
“我想开个食肆,本来想直接买个铺面的,但家里只有两千两银子,那就只能先租了。”
在庄子上的时候,春琼就琢磨开了,要做事,肯定需要用人,用银子,现在家里收入少,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收入。
“琼儿,咱们郧乡县铺面不贵,正街繁华地段几百两就够了,咱家的银子,够你买个铺子。”
杨县令稍微合计后,跟春琼道,“只是闺女,你要开什么食肆?县里酒楼知味轩和望江楼生意不错,其他的都一般。”
“不开酒楼,我打算卖卤菜和面食。”酒楼需要大厨和菜谱,她既没手艺又没菜谱。脑子里从前网上看的菜谱,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
前世小时候过年,家里最
小说推荐:【追书书】《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追看书】【墨墨文学】
重生了【chongshengle.com】第一时间更新《县令长女种地忙》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